马拉松游泳是什么?
马拉松游泳要求运动员在海洋、河流和湖泊等自然水域中完成10公里的比赛,这意味着它不仅是对身体耐力的考验,更是对心理强度和战术能力的考验。
开放的比赛环境意味着运动员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水流,同时与竞争对手的身体接触和遭遇逆流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在大约两个小时的比赛时间里,最后的三公里竞争最为激烈,因为选手们会开始全力向终点冲刺。
马拉松游泳历史
马拉松游泳概念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875年,当时马修·韦伯船长成为第一个游过英吉利海峡的人。另一次著名的马拉松游泳事迹出现在1926年,当时19岁的格特鲁德·埃德利成为第一位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
“公开水域”游泳在1991年澳大利亚珀斯举行的游泳世锦赛上正式成为世界泳联(当时称为国际泳联)的正式竞赛项目,比赛中男女选手在一条2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竞争。10公里项目于2001年在日本福冈世锦赛上增设。
马拉松游泳规则
比赛为集体出发,运动员在一个出发台上静候出发信号响起后同时入水。比赛中不设选手单独赛道,因此比赛过程中选手之间的身体接触是被允许的。
运动员佩戴一个带有“传感器”的手环,它可以记录选手的比赛时间,并在成绩系统中进行追踪。
抵达终点时,运动员必须用手触碰终点板以结束比赛。出现以下情况将会被取消成绩:抢码、行走、跳动、利用护卫艇水流获利或抵达终点时手环丢失。
马拉松游泳距离
马拉松游泳和奥运会
在前三届现代奥运会游泳比赛中,由于当时还没有游泳池这种设施,因此游泳比赛都是在公开水域中进行的,如海洋、河流和湖泊等自然水域。
奥运会赛场首次官方举办马拉松游泳比赛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当时的比赛距离定为10公里。
到目前为止,荷兰是奥运会马拉松游泳历史上最成功的国家,拥有三位奥运金牌得主,分别是马尔滕·范德韦尔登(2008年)、沙龙·范·劳文达尔(2016年)和费里·维尔特曼(2016年)。
突尼斯的乌萨马·梅卢利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1500米自由泳金牌得主,他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在同一届奥运会上赢得游泳和马拉松游泳奖牌的运动员。他在10公里马拉松游泳比赛中获得金牌,并在男子1500米自由泳比赛中摘得铜牌。
值得期待的马拉松游泳运动员
29岁的荷兰女选手沙龙·范·劳文达尔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未能成功卫冕,收获银牌。但她在2022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上用冠军证明自己仍然是一位优秀选手。
她与巴西明星安娜·马塞拉·库尼亚的竞争非常激烈,后者在东京奥运会上夺得金牌。另外,身为里约奥运会和2022年世锦赛亚军的法国选手奥雷利·穆勒同样值得关注,她们三人的巴黎奥运会之争令人期待。
在男子组比赛中,弗洛里安·韦尔布鲁克和格雷戈里奥·帕尔特里尼耶里是值得关注的两位名将。他们都是多次游泳和马拉松游泳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奖牌得主。
德国选手韦尔布鲁克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赢得了马拉松游泳金牌和1500米自由泳铜牌。与此同时,他的意大利对手帕尔特里尼耶里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获得1500米自由泳金牌,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获得了800米自由泳银牌和马拉松游泳铜牌。
法国选手马克-安托万·奥利维耶也是一位值得关注的选手,他曾在里约获得过马拉松游泳铜牌,在2019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上获得了该项目银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