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小轮车竞速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加利福尼亚,当时的年轻人受摩托车越野赛的启发,开始在临时赛道上进行小轮车比赛。80年代初,小轮车逐渐发展成为一项正式的体育运动;1981年,国际小轮车联合会成立,一年后举办了第一届小轮车世界锦标赛。1993年,小轮车联合会投入国际自行车联盟(UCI)的怀抱,之后顺理成章地进入奥运会。
与其他传统自行车项目相比,小轮车竞速更具爆发力。其他自行车项目考验的是耐力,而小轮车竞速更看重爆发力。竞速赛最多由八位选手同时出发,赛道包含一系列陡坡、倾斜弯道和各种障碍物,反应和速度最快的骑手将获得胜利。
车手们从高达8米的出发台俯冲而下,在长约400米的赛道上展开竞逐。比赛过程中,选手的速度可达60公里/小时,所以反应和爆发力将成为决定比赛的关键。最后冲刺阶段的比赛往往最激动人心,其刺激程度可想而知。
2003年,国际奥委会将小轮车竞速赛列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式运动项目。尽管这项运动的奥运历史并不悠久,但玛丽亚娜·帕恩(哥伦比亚)已经斩获两枚奥运金牌;尼克·基曼(荷兰)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冠军和2021世界冠军。他们将是最有希望登上2024年巴黎奥运会领奖台的两位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