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天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英国人。出身贵族的母亲酷爱骑马,在怀着华天的时候也依然在马背上驰骋。华天四岁的时候就开始上马术课,成为一名小小骑手。“即使是在这之前,我跟着母亲在马厩里和马场上也度过了很多时光,而真正上马,开始学习骑马也是很自然的过程”,华天在接受东京2020官网采访时说,“当然,那个时候,还是我有意识的决定”。
也许第一次骑上马背,并不是小华天可以决定的,而在他成年之后,面对选择之时,华天选择了马背上的人生。
他有过两次艰难的抉择。
第一次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彼时的华天,已是马术界公认的天才。从孩童到少年,他的马术之路顺风顺水。七岁开始参加比赛;14岁时,打破了国际马联16岁才能成为职业骑手的惯例,破格成为马术三项赛职业骑手;15岁时,成为最年轻的国际一星骑手;17岁时,成为最年轻的三星骑手… 而这些成绩都是华天在一边上学的同时一边训练达成的,一直以来,他都相信自己可以其头并进。而当他即将成年的时候,华天获得了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资格。面对这样一个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一辈子只有一次、在家门口参加奥运会的机会,华天不想错过,而这意味着,他必须做出选择。对于华天的父母来说,上大学、接受传统的教育一直都是华天人生规划中的一部分,因此在2008年的时候,华天决定先休学一年,专心备战。
2008年8月,在北京,华天像是做了一次加长版的过山车。18岁的华天代表中国参加马术三项赛,他是奥运会史上最年轻的马术参赛选手。马术作为一项起源于欧洲英国的运动,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是非常遥远的。而当一袭红衣的少年华天,佩戴着中国国旗出现在马术赛场上的时候,观众沸腾了。俊秀的马匹、支持他的团队和观众,在加速上升中,华天感觉一切就像一场梦一样。而这场旅程的顶点,来得却太早了。在香港的越野赛场上,在他跨越第八个障碍物时,华天落马了。他期待已久的主场之战,就这样落幕了。他在短短的时间内经历了一个运动员可能经历的几乎所有情感:期待、欢喜、难以置信、失望、悲痛。
“我一开始只是自己很失望”,回忆起当年的比赛,华天说,“而在我牵着武松,走过那些几分钟前还在为我加油的人群,替它冲凉刷洗的时候,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失望,这是我整个团队的。”
华天觉得自己让每一个人为他付出了汗水和泪水的人们失望了,而这对于他来说才是最难面对的。
而马术作为一个运动生涯很长的项目,华天那时仅仅是站在一切的起点,他还经得起失败,而回到伦敦后,他很快就必须面对另一个选择。
他完成了高中的学业,并且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在马术上,他也正在经历职业生涯当中最好的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候依然年轻和天真的我眼里,我一直觉得我是可以一边享受大学时光,一边能够保持很高的竞技水平的。大概是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几乎是到最后一刻我才意识到,这是不现实的”,华天说。
华天选择推迟入学的时间到伦敦奥运会之后。而造化弄人,这场对于中英混血的华天来说一样是“在家门口”的奥运会,却被他错过了。由于战马受伤,华天错过了几场关键的资格赛,最后以1.7分的微弱差距无缘伦敦奥运会。
华天依旧没有放弃,继续备战里约。而这已经是他的第三个奥运周期了。最终,华天在里约奥运会上获得了第八名,创造了中国选手在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这虽然不是一块奥运奖牌,但对于坚持了这么久的华天来说,这个成绩却足够闪耀、足以抚慰内心那个八年前从马上摔下的十八岁少年。
八年前北京奥运会之后,华天很快回归了学生的生活,他没有很长的时间去思考在自己的奥运首秀上落马,对于自己究竟有怎样的影响。而在里约最终取得了好的成绩,得到了认可,他才意识到当年过山车一般的经历带给他的力量。一方面,年少的他就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和世界高手同场竞技,这带给他自信;而另一方面,失利让他不甘,也给他动力。“是在里约,我才终于觉得这场始于08北京奥运会关于我和马术的故事,才终于可以落幕了”,华天说,“那段经历曾经定义着我是谁。而现在,我终于可以放下了。”
而华天的马术人生,还远远没有落幕。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恰恰是从华天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始,马术在中国迅猛发展。“从数据上看,在2008北京奥运会时候,中国的马场数量不足100个,而在2016年,马场数量增长到了近600个,增量非常客观;而在2017年底,就接近1500个了”,华天说。
而在华天眼里,中国在骑术和马术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现在也有了更好的机会去发展现代马术。华天和几个朋友还有团队一起,建立了名为“骑士精神运动”的公益项目,希望能够让不同背景的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到马术,在学习和马相处的过程当中,领会骑士精神。“对我来说,这项运动的吸引力和这项运动的核心,是马和骑手之间的关系”,华天说,“这些动物是奇妙的、慷慨的、不可思议的生物,因为它们愿意与我们合作。而如果我们对它们是尊重、有同理心和负责任的,它们将会非常慷慨的回报我们,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骑士精神。”
当然,除去推广马术运动而他所认同的骑士精神,奥运会曾经是而现在也是华天生活的重心。在华天心里,也是奥运会为马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让更多人可以认识马术。
今年已经31岁的华天,在日本东京将和中国队的队友一起,参加马术三项团体赛。对于中国马术,这又是具有纪念意义的一步。在这个被欧洲强队主导的项目中,中国队所获得参赛资格,正是中国马术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展望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华天的心态很放松。他希望能够延续里约的好成绩,但心里也很清楚的知道这是两场不同的比赛,境遇与自身的状态都有所不同。而这么多年在马背上,从事奥运会中唯一一项与动物共同参赛的项目,尝试在驾驭和顺应时势之间寻找平衡,华天也想得很清楚:有些事情是可以掌控的,而那些必然存在的不确定性,我们也必须学着接受。
“从感情上讲,你的抵抗力要非常好。(马术)和其他很多项目类似的地方,是也会有很多的起起伏伏。但不同的是,你需要和动物合作,而你对这些动物并没有百分百的掌控力,所以一定有你不能控制的因素”,华天说。“所以你总是要把握你的期待值,但同时也要非常、非常自信,坚信你一定能够做到最好。”